我國地形復雜,很多農田處于山地,農田遠離水源或者缺乏水源的問題比較普遍,加強水利工程建設,實現高效節水灌溉,是我國農業發展過程中亟待改進和解決的問題。基于此,探究相關發展思路,對于促進農業發展意義重大。本文首先對于高效節水灌溉的主要類別進行了概述,其次,分析了制約其發展的主要問題,最后,結合問題提出了與之相對應的解決辦法和發展思路。
1高效節水灌溉的主要類別
1.1滴灌技術。滴灌適用于干旱區域,這種技術管道將水輸送到耕作田地,再通過小孔口將水直接輸送至植物根部。從理論層面來說,這種技術簡單易用,且非常有效,能夠提高水的利用率。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于灌溉孔口較小,孔口容易堵塞,導致這種技術沒有得以普及。1.2噴灌技術。噴灌技術通過均勻噴灌來保證大面積的農作物都能夠得到有效灌溉,這種技術能夠通過機械化操作來實現,高效且穩定,因而普及應用于機械化耕作的農田。微噴技術則是結合了噴灌和滴灌的優點,既能夠節水,又能夠保證灌溉的有效性,因而廣泛應用于大棚種植農作物的灌溉。1.3智能化渠灌。智能化渠灌結合了互聯網技術等先進技術的智能系統來實現自動化操作和全方位監控的渠道灌溉。這種灌溉技術能夠在節水節能的基礎上,更好地提升灌溉質量。
2制約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發展的主要問題
2.1缺乏節水規劃。我國農業水利工程以中、小型工程為主,目前我國水利工程建設之前往往沒有進行整體規劃,導致建設過程中定位不明確,沒有統籌周圍環境和灌溉需求,更沒有將節水灌溉納入規劃之中,導致工程在使用過程中存在水資源無法充分利用等各種問題。2.2缺少統一的農業節水標準。我國節水標準的缺失導致水利工程在設計規劃過程中缺乏指導依據和參考標準。只有取得相關的標準,才能依據標準進行精準的計算,結合計算結果來預測灌溉需求,從而在設計過程中有效地兼具節水和灌溉質量。2.3技術運用不到位。目前,從整體上來說,我國農田水利工程的技術水平偏低,且技術運用的綜合性不強,只考慮到單一環節的技術處理,沒有結合當地的農業發展和農機配套情況,即沒有考慮到當地農業的綜合經濟效益。